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kk娱乐平台代理 > 新闻动态 > 中铁十四局改行种地?3天播种8000亩小麦,以后农民不种地了咋活

中铁十四局改行种地?3天播种8000亩小麦,以后农民不种地了咋活

发布日期:2024-12-15 21:06    点击次数:86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山东,11月份的黄河三角洲,一望无垠的平原上,播种机驰骋。203吨小麦种子,只用了3天时间,就播种在了8000多亩的土地里。

你以为这是个体农户在种地,其实这是一家企业在集中化种植管理。而且这家企业还是跨界种地,主营业务是修铁路。

这个跨界种地的企业,便是中铁十四局。位于山东黄河三角洲的土地,还不是他们唯一的种植项目。此前在东北的乾安县,中铁十四局也参与当地的土地种植项目了。

跨界种地的背后是什么情况?未来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方向又会是什么呢?先来看看,中铁十四局在黄河三角洲种的地,在种植上有什么规划吧。

1.45万亩基本农田

中铁十四局上个月播种的小麦为8000多亩,加上其他土地,经营的田亩总规模在1.45万亩以上。

这片农田的具体位置,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以东,这里地处黄河三角洲的顶点,土地的性质为基本农田。

具体到种植类型上,8000多亩刚播种小麦的土地为旱地,其余的土地则是水地以及沟渠设施等。

另外的土地,同样可以种植小麦和玉米,同时也能种植水稻。根据中铁十四局方面的规划,明年春天,这里将种植3000亩水稻。

11月份刚播种的冬小麦,到明年6月份前后就能收获。跨界种地的大企业,同样也要根据天时来规划种植,不过和个体农户相比,规模化种植速度快,动用的大型农机设施更多。

3天完成了一周的任务

8000多亩冬小麦的播种,原先按照规划要在一周内完成,至少也需要5天时间。但中铁十四局方面,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所有的播种任务。

因为规模化种植,真正体现出了要人有人,要物有物。播种期间,土地上忙碌的人员有上百人,调配的各类农机有72台。

此外,400吨的肥料,203吨的小麦种子,也近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调配到了现场。相比于个体农户种植,规模化种植让效率提升,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
这么多人和大型机械设备,仅用了3天的时间,就把播种小麦的所有工序都完成了。

除了速度快,种植管理技术也有保障。现场人员都是调配的专业人才,每个流程环节的质量都是深度把关的。

种植管理的效率都提高了,中铁十四局又是如何获得土地的呢?

竞价取得的流转土地

公开资料显示,黄河三角洲这1.45万亩的土地,是中铁十四局竞价获得的。企业拥有的是经营权,这片土地又属于另一家企业山东华澳大地。

后者成立于2017年,是一家总部位于垦利区董集镇的国有企业。其经营业务囊括了种植、养殖、乡村旅游、农产品销售等方面。

公开资料没有显示,华澳大地公司的土地来自哪里。不过媒体报道中提到,未来中铁十四局还要继续参与种地,各地项目加起来的流转土地,拟定田亩数量将达到30万亩。

从“流转土地”这个标签就能看出来,这些土地就是个体农户流转、转包出去的。目前,很多农村农民都不再种地,而是将土地转让了出去,每年收取一定的费用。

转让出去的土地,都是以企业集中化管理的方式在种植。像华澳大地公司,成立的地点在乡镇,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,应该是当地政府创办的企业,目的就是集中管理经营这些流转土地的。

华澳大地主营业务就是种地和养殖。至于跨界种地的中铁十四局,相当于是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。

从竞价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形式就能看出,中铁十四局有能力获得土地,同时也有经验去具体经营。

当然,企业本身的主营业务和跨界种地的业务肯定是分开进行的。在上个月播种冬小麦的对外消息中,提到了一家名为西北公司的公司。

这家公司名为西北工程有限公司,是中铁十四局多个下属公司中的一个。中铁十四局对该下属公司的介绍是,这家企业近年来在深耕现代农业产业链。

换种说法就是,中铁十四局的跨界种地业务,具体就是由该公司在负责的。而根据年初一份公开的采购项目看,西北公司的种地业务经营很久了。

盐碱地水稻大丰收

吉林乾安县,去年10月份的一块盐碱地里,水稻高产丰收。根据现场测定,经过改良后的三块盐碱地,水稻亩产量都在500公斤以上。产量最高的一块改良田,亩产565.9公斤。

另外一块没有改造的盐碱地土地,其产量为26.7公斤,所以两者的对比是相当明显的。

而今年,这些土地经过进一步的改良和种植,又一次获得了丰收。水稻的亩产量为588公斤,增产幅度达到了31.8%。

同样,这些盐碱地的改良和种植,也是由中铁十四局参与的。

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

2021年5月,乾安县启动了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,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标。

中铁十四局在2022年参与了项目,具体是由其下属的乾安农业分公司在运作。资料显示,乾安农业分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。

中铁十四局参与改良后,2023年第一期项目改良的土地约为270公顷,新增耕地220公顷左右。

具体的改良方式是组合形式,既有工程和化学方式,也有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入。

推动改良的过程中,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参与了项目。研究所的技术团队,采用了多种新技术,最终使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。

今年的水稻能继续丰收,是因为改良还在持续。根据研究人员提出的改良方案,这些土地在收获后,稻茬需提前清理。

接下来,土地的旋耕、耙地、打浆等环节都必不可少。最关键的是,要预留充足的时间,让土地减少盐碱含量,这相当于是“洗田”。

今年洗田的次数,比去年还增加了两次,水稻的亩产量也比去年增加了23公斤。在当地农户看来,这些盐碱地过去寸草不生,这两年经过改良已经变成了高产田。

中铁十四局方面也在不断总结经验,只要乾安县的项目推动良好,未来改良盐碱地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。

从土地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角度就能看出来,相比于个体农户,企业集中化管理土地,在各个层面能产生更好的效果。

如果这些土地在农户个人手里,农民没办法改造盐碱地,地方政府同样也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改良。

而让企业参与进来,像中铁十四局这样的大型国企,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雄厚的资本。

有了资本,就能引导农业技术加入到土地的管理和经营中来。土地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,受益自然也会跟着一起扩大。

所以,大企业规模化种植管理土地,有上述明显的优势。中铁十四局不但种地,在农产品的销售和深加工方面,近年来也在不断尝试。

从种植到农产品的销售,包括渠道的打造和品牌的创立,中铁十四局下属的种地公司,在尝试农业领域里的全产业链经营。

建筑企业会成为农业大亨吗

除了盐碱地改良,中铁十四局下属的西北工程公司,近年来还在推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。规模化种植和土地的综合治理,企业也在持续参与。

此外,他们还打造了“忆农时代”品牌,像农产品的包装和深加工,以及之后销售和渠道打造,中铁十四局也都在推动进行。

也就是说,从种地到卖产品,包括整个渠道,企业都想打通,并将产业链建设好,由企业掌控和主导。

这样一来,从土地的高效种植,再到粮食产品的销售以及深加工,就会形成一条龙的产业格局。原先的建筑企业,就可能要变身成为农业大亨了。

从效率和技术应用的角度看,这种规模化的种植经营和管理,肯定是最高效的。不过,广大农民肯定会发出疑问,未来土地都被集中化种植和管理了,他们又该怎么办呢?

农民职业化会成为趋势

多年来,我国的农民只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。土地自从承包到户以后,它的作用是兜底保障,并不能帮助农民产生更多更大的价值。

不过也正是这种兜底保障,才让农民可安心进城打工,参与到整体的经济发展中来。而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发展,原先的土地模式,势必又会根据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。

年轻的农村人都进城了,未来个体化的农民种植户会更少。如果大家都不种地,我们的粮食保障也就无从谈起了。

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,未来的土地种植和管理,势必会向着集中高效的方向发展。这样一来,多数农村人会继续进城而离开土地,而有些农村人,则会慢慢变身成为职业农民。

土地要集中化管理和种植,职业农民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参与者。而像中铁十四局这样的大型外部企业,他们则是提供资金、技术以及创办大型农业企业的一方。

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,这种变动趋势将会更加明显。过去的农民思维,势必会发生改变。所以说,拥有农村户口的年轻人,未来是进城还是参与到种地改革的进程,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。

总结

中铁十四局跨界种地,之所以容易引起外界关注,是因为身份上的显著区别。诞生从本质上来看,企业参与现代化的种植管理,主要是资本资金的注入。

换句话说,其他企业如果也想参与,下一步全国各地的土地流转经营,也能有别的资本加入。

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明显,当然一个前提条件是,流转经营的土地,能够让参与的企业获利。具体情况,恐怕到各地还会存在差异性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